关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 关于2014年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2014年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工作和文物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组织实施。
2、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3、指导全区文学艺术事业和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各门类艺术事业的发展。
4、组织全区性重点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社会主义觉悟。
5、指导全区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组织推动图书馆标准化、现代化建设。
6、负责全区的文物保护工作,管理全区文物市场,组织、指导、协调全区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工作。
7、负责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和申报工作。
8、发现培养各类艺术人才,发挥本地区民间艺术特色,开辟广阔的农村文化阵地,抓好有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基层文化团队建设,繁荣群文创作,扩大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9、承办区委、区政府、区文体旅游局广电新闻出版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2014年度取得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4年度是忙碌的一年,是充实的一年,对于文化馆也是改革创新的年度。馆内结合自身条件,努力开拓基层舞台,把馆内工作和基层群众路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截止目前,我馆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服务职能
提高我馆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群众文化服务的根本,开展群众文化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我馆采取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学习的方法来提高全馆人员整体素质,目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合并拥有在编干部职工13人,其中王建国属于占编但岗位属于文联的情况;与去年相比,人员数量有所增加,但结合目前工作需要,仍存在着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为顺利推动工作需要,我馆现采取临时聘用专业人才的办法,全面完善人才服务职能。
2、充分实行免费开放、服务基层文化。
我馆在逐步健全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扩大艺术门类的开办,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今年以来重点于馆内免费开放和艺术门类队伍的建设,现有京剧队、川剧队、腰鼓队、军鼓队、音乐团、舞蹈队、秧歌队等队伍,馆内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开发馆内设施,保证每天免费开放不少于5个小时,项目培训囊括了声乐、京剧、川剧、合唱、舞蹈、等交流及授课。今年初起至今举办馆内音乐、歌曲、舞蹈等免费开放培训170余次。基层文化专干培训2次,一次在馆内、一次和文体局联合在格里坪镇庄上村太阳酒店举行,培训辖区街道、镇村等文化专干130人次;组织馆外下基层培训截止目前 52 次,人数已达3000余人。
在基层文化开展上培养了一批后备领头艺术人才,例如广场舞蹈带头人杨晓琴、张刚明等;为扶持好民间大众文化队伍的发展和建设,使其由自发的民间文艺表演成为有组织的文化演出队,我们收集整理群众急需的歌曲曲谱、拉丁舞曲目及文艺演出资料送到他们手中,每到一处群众无不欢欣鼓舞,经过共同努力,基层群众的表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通过“苏铁剧场”演出极大锻炼了各类基层队伍上台实践的机会,从节目质量、参演人数到观众人次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极大的活跃了西区文化生活,促进了城乡、社区的文化艺术交流和发展。西区图书馆现有藏书1万3千余册,在指导基层各街道、镇、村工作上狠下功夫,并开办了极具特色的“漂流书柜”使图书不在局限于固定地点,真正流动起来,交流起来,使基层书屋的开展更上台阶。我馆图书借阅室长期开放,坚决执行免费原则,为西区广大市面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全年共借阅图书4000余册,免费报刊阅览每日人员不断,相信随着条件的改善,我馆的图书借阅会为西区广大市面提供更大的舞台。
3、演出、创作
我馆2013年12月31日上午10点,组织的2支舞蹈队伍,在市中心广场举办的全市“金沙放歌”广场舞蹈大赛中,“炫舞夕阳”取得了三等奖、“舞动青春”取得了优秀奖的良好成绩。年初在玉泉广场举办了迎元旦演出,1月31日—2月4日在玉泉广场举行了5场迎春群众文艺演出活动。从3月28日起,我馆重点打造的剧场文化品牌“苏铁剧场”在区老文化馆礼堂拉开了常规化、固定化文艺演出的序幕,截止目前“苏铁剧场”已经演出8场,今年下乡演出已圆满完成, 7月1日在太平社区、7月19庄上村、8月4日格里坪镇广场、9月26日摩梭河39社区,下乡演出一共4场;5月21日举办全区文化专干培训一次,庄上村10月24日培训一次;今年创编舞蹈 6个《心声》、《尔玛姑娘》、《壮水叮咚》、《春闺梦》、《床前明月光》、《荷花赋》;三句半《群众路线是个宝》、小品《应聘》歌曲《梦想》《美丽的玉泉水》《高举旗帜铸就辉煌》。全年已完成演出20余场,我馆精心打造的歌曲情景剧《嘎乾阿咪喇么》在8月22日宜宾举行的西南片区民歌大赛中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并将在11月中旬在攀举行的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中进行开幕式表演和学演比赛,我馆排练的舞蹈《心声》、《尔玛姑娘》、《壮水叮咚》将代表西区在11月19日完市中心广场举行的民艺节学演大赛中参赛。
4、文物工作
今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重点是三线建设文物的实物征集,我所以3326件/套的征集数量超额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工作任务(2800件文物征集指标)。经过市级局初步筛选后,确定西区捐赠征集文物共计575件,通过各方努力,第一批捐赠实物共计111件/套。今年下半年,工作重点是“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按照《2014年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计划》及市文管局的工作安排部署,西区非国有单位平江天主教堂63件文物已完成《可移动文物信息认定登记表》和《文物登记卡》的填写,文物的初步筛选认定和终审认定工作待省文物局普查办下通知后再继续开展。
二、部门概况
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攀枝花市西区图书馆、攀枝花市西区文物管理所)下属二级决算单位0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我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4年年末事业编制共计15名,在编临聘人员5名。年终在岗在职事业编制人员13人,在编临聘人员4人,退休人员4人。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4年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攀枝花市西区图书馆、攀枝花市西区文物管理所)收入决算总额为295.32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213.4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1.82
万元,其他收入0.02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3年增加15.32万元,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工资福利支出增多(在职人员新增1人)和专项经费支出增多(2014年度我单位组织群众文艺演出增多)。
2014年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攀枝花市西区图书馆、攀枝花市西区文物管理所)支出决算总额为295.32万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5.2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1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48.86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3年增加15.32万元,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工资福利支出增多(在职人员新增1人)和专项经费支出增多(2014年度我单位组织群众文艺演出增多)。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攀枝花市西区图书馆、攀枝花市西区文物管理所)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全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攀枝花市西区图书馆、攀枝花市西区文物管理所)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攀枝花市西区图书馆、攀枝花市西区文物管理所)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5.26万元,主要用于:基本支出138.3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92.93万元,日常公用支出经费22.0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3.34万元;项目支出96.95万元,其中:文化专项经费支出45.22万元,文物专项经费支出2.79万元,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专项支出48.95万元。
(二)住房保障支出11.17万元,主要用于:缴纳单位在职人员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4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较2013年决算数持平。
2014年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
(二)公务接待费
2014年公务接待费0.16万元,较2013年决算数持平。
2014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国内公务接待2批次,52人,共计支出0.16万元,具体开支用于2014年11月19日我单位参加“省第七届民艺节”演出,接待参赛傈僳原生态组合和舞蹈队。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4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万元,较2013年决算数下降100%,主要原因是我单位2013年下半年公务用车已报废。
2014年按规定更新购置公务用车0辆,车辆购置支出0万元,其中:轿车0辆、金额0万元,越野车0辆、金额0万元,载客汽车0辆、金额0万元,主要原因是我单位无公务用车。截至2014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0辆,其中:轿车0辆、越野车0辆、载客汽车0辆。
2014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关于2014年度部门决算的公开表.xls
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攀枝花市西区图书馆、攀枝花市西区文物管理所)
2015年10月23日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552195